
太可怕了這個!!!。blogger改版,在上一篇figure寫一寫突然就順便把整個版型都改了


語法範例
<b:section class='header' id='header'>
<b:widget id='Header1' locked='true' title='TrntH (標頭)' type='Header'>
<b:includable id='foo'>
do something blahblah
</b:includable>
<b:includable id='main'>
<h1 class='title'><a expr:href='data:blog.homepageUrl'><data:title/></a></h1>
<p class='description'><data:description/></p>
<include name="foo" />
</b:includable></b:widget>
<b:loop values='setOfData' var='i'>
blabla
</b:loop>
<b:if cond='data:post.isDateStart'>
blabla
<b:else />
blabla
</b:if>
<b:widget>
</b:section>
架構
- b:section
- widget的父親,作為 blogger後台圖形介面的拖曳區塊,用於放置小工具等可任意移動的元素。
- 實際執行之後換變成 div標籤, id是必須 attribute
- b:widget
- widget 官方翻譯成小工具,小工具們必須是 b:section的兒子,孫子也不行,可以在網頁元素面板中以滑鼠拖曳的方式移動小工具的位置。
- widget類似物件,各個獨立的 widget有完整的功能,也擁有自己特殊的變數成員
- 實際執行之後換變成 div標籤, id是必須 attribute
- b:includable & b:include
- 類似 function函式,可以在 widget任意處撰寫 b:includeable,之後在同個 widget內用 b:include呼叫
- id 是必須 attribute。若有個includbale ,id為foo,則呼叫方式為:
<b:include name="foo" />
- 一個 widget內必須要有一個 id為main的 incluable
- data
- 實際讀取 widget成員的方法:
<data:widget成員/>
- b:loop
- 迴圈運算屬性 values放置容器, var表示迭代的變數,通常是 i
- 實際讀取的方法例如這樣:
<data:i.title />
- b:if & b:else
- 判斷式,若屬性 cond的值為 true 則執行 b:else的兄輩;否則執行 b:else 之弟輩
- b:else 不一定需要存在
- 屬性 cond 內可放置條件判斷元,例如 == , > , <

版型、 css 設計
那css版型設計目標,是朝著只有 200px 寬的解析度也可以觀看的方向設計,前日用過智慧型手機,毛先生的 ipod 也提醒了我要注意手機上網的用戶,雖然台灣還不是很流行就是,可以去變一台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最好

我一直很討厭側邊攔這種東西,側邊攔的原意是跟文章有附加解釋,延伸參考等得意義;然而一般 blog 大多在側邊攔放一些貼紙,網誌背景音樂等東西,不過個人網誌本來就是這樣。也就是這次的改版目標朝著實用前進的這個 blog ,至少對我自己實用。主要文章在右邊,左邊則是這個 post 相關的標籤,標題,轉貼,評分等項目,原本打算把留言也放在文章左邊的,但是礙於 blooger 本身的限制無法。至於原本的側邊攔,功能項目例如標籤,網誌存檔這些放在第一列,最不需要的例如貼紙放在整份文件的末端,個人介紹之類的也不需要讓觀者每次進到一個文章就看到一次,所以也擺後面,大概是這種感覺去配置先後順序的。
最後辱罵一下 blogger 標籤腳本的說明文件,我主機身處台灣請不要每次換頁都變成簡體中文



留言
張貼留言
嗯~阿摟哈~爹修?
You guys creep me out. somebody says something(爆